而对劣势而言:
主要竞争对手的长处Shopee也正是Shopee的弱项之一,对于B2C商城的建设,单单靠APP的完善还不够,还需要官方多与供应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合作。
关于会员制度,可以发展以下两方面的会员:综合性会员:Shopee旗下业务较多,学习淘宝推出类似88vip会员,会员服务惠及各大服务,购一可得全家桶的实惠或许能受消费者欢迎;侧重于用户的购物特权上,如专属优惠券,会员专属购物价格,会员专属返虚拟币等的会员服务。
优长补短,Shopee早日完成对平台内部的迭代升级,完善交互功能,发挥核心竞争优势,才能最后构建一个让平台用户体验好、商业模式清晰的“社交+电商”平台。我们也在密切关注整个东南亚市场的机会,得出的总体结论是,东南亚社交电商还有很大机会,但东南亚电商发展和中国电商发展路径有些不同。中国电商发展有几个明确阶段,而东南亚整体压缩了这个进程。东南亚传统电商平台的渗透率和集中化程度还没有那么高,加上几个社交媒体基础很好,所以我们认为社交电商在东南亚会比在中国机会更大。
怎么理解社交电商?不要一说到电商就想到云集或拼多多,模式不是那么重要,较重要的还是流量获取的手段。它可能是网红KOL,因为大家喜欢看Instagram或者直播。借由这种新的流量平台,也是一种可能的社交获客方式。另外分销也是一种方式,东南亚本身就是一个分销成熟的市场,有很多小B群体。
社交电商也不仅指线上社交媒体,也包括线下的社交网络、社交关系。比如东南亚也有类似中国的社区拼团,你在社区有一些线下KOL,或者线下夫妻店的小B客户,都有可能成为你的节点。这是我们判断这个方向机会的底层逻辑。
但是看了这么多项目之后,我感觉比想象中更难做。当地团队很难理解我们所谓的社交模式,而中国团队,可能有非常丰富的中国经验和打法,但设置过于复杂的线上玩法,当地用户接受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还是要去理解,用户为什么要到电商上来买东西。所以现在我会比较关心策略,你到底是用更丰富的SKU去吸引用户,还是精选一些SKU,更重营销,去打破用户线上购买的障碍,建立信任,完善体验,甚至可能影响用户的心智。因为用户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东西好。当你不停地对他说这个好,他也许就会试一下。
我在想到底哪种方式能更好地转化这些还没有形成电商购买习惯的用户,本质上这也是社交电商的一个优势。因为你本身就是通过你的社交网络,首先建立信任,其次用商品去吸引用户。
我目前还没有找到答案。可以从本质上思考大家为什么要到线上来买东西。不仅是为了便宜,因为如果回到这个路径上,大的电商平台有钱砸,又有更丰富的商品可供选择,你是拼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