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社区只允许商铺(合作企业)、KOL(认证*)和官方机构发表动态,动态比较正式,而且具有很高的可信程度,一定程度也减少了社区灌水贴的存在。
Shopee模仿了国内大热的“直播卖货”模式,相应推出了直播模式,卖家可以以多种策略通过直播视频方式让买家多方面体验商品:
通过卖家团队利用平台制定的规则获得流量和吸引关注,团队销售运用技巧线上展示品牌特性;
平台KOL化身网红达人,通过IP吸引热度,针对目标用户群体带货;
Shopee官方团队推出直播测评,利用官方*性为卖家带货。从市场反应来看,这种模式无疑在东南亚市场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对比国内发展的淘宝、拼多多、**等直播带货平台来说,Shopee现阶段模式还比较初级,界面只提供点赞、分享、评论、商品链接等基本功能。
商业化方面:
Shopee的广告模式比较丰富,除了页面的banner和浮动广告以外,社区的动态和直播功能也提供了一定的推广作用,还有搜索关键词一栏,shopee提供了搜索页面下特定广告栏,还关键词排行等服务。
而Lazada的广告模式以官方扶持的广告商为主,个人广告审核较为严格,一定程度提高了平台广告的质量。
除了广告部分,Shopee还在部分地区APP(如印尼)引入了热门IP,设置Celebrity Squad的功能,分享名人*的商品,利用偶像效应吸引部分流量,提高用户活跃度,带来了很多流量导致的销量。
而Lazada推出买家会员制度,通过每个月缴纳小部分月费,在官方合作的九大品牌推行免运费、额定折扣等多项会员服务,提高了买家的留存率,培养忠诚用户,同时带动了买家大量的消费行为(小量消费无法尽享会员权益)。
Shopee还扩张了业务边界——提供外卖服务,相比电商,外卖是高频区域市场,与社交电商(流量带来销量)不同,外卖服务补充了Shopee的服务人群,同时,平台的流量也能转化成外卖用户群体,为平台提供持续收益。
游戏方面:
Shopee的导向性比较强,一切为买买买服务,用户玩游戏就能获得优惠券,游戏形式也相对简单,以种树、转盘等用户容易学习的简单模式,虽然游戏形式相对比较简陋,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而对Lazada来说,游戏形式比较丰富,很好地结合了社交元素,也达到了与用户互动、回馈用户的效果:
游戏图标下的说明除了玩法介绍以外,还有说明游戏由哪个企业赞助,这个结合游戏的广告很有创意:一方面游戏的好玩程度会让人想起企业的名字,一方面未来也可以提供以该投资企业的商品优惠券为主的奖励,促进用户进一步消费;
游戏设置得比较简单(如“是男人就上一百层”等游戏),游戏结束后,界面显示用户得分,以及因得分获得的平台币和分数的排名情况:这个会提示你目前在整个APP的排名、**名分数、后一名分数以及总榜等情况,促发用户的攀比心理;
部分需要视频的游戏结果的分享,以及游戏过程中玩家表现的小视频也增加了游戏用户的活跃度。